学术观点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19 10:54:20 浏览次数: 【字体:

01理念转变:以生为本,适应职校生发展

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根本出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围绕教育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关于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有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和职业素养知识,三类知识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塑造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考虑职校生的学习特征和成长规律,并能及时根据技术进步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变化做出调整。能够运用数字化评价工具加强学情分析,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通过智能测评系统等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学习经历的联系,不断构建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企业要素融入专业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设计。

二是关于教学方法。职业教育起源8于古代学徒制,具有典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工作岗位上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以岗位需求为教学内容,依据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组织和实施的,强调“做中学”,通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有训练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情境建构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等。而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通常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职业院校教师要了解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合理使用教学方法,通过数字化工具实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行为。能够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有序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和交流主动性。同时,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创造接近企业环境的全真或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三是关于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数字化平台动态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包括在线作业、项目实践、互动讨论等,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形成全面的评价档案,帮助教师实时跟踪学生学习进展和变化,精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形成教与学的正向反馈,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改进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02资源建设:以数为擎,贯穿课堂

数字资源贯穿课堂教学,一是构建数字化教学空间,围绕数字创新思维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数字技术展示中心、技术体验中心等,构建数字化的教学情境空间,探索企业真实场景案例感知教学、场景项目体验教学、场景应用创新教学、三维递进式场景教学。

二是以数字技术融入为路径,将传统的以纸质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转变为以数字化资源为主的教学内容,包括各种融媒体教材、多媒体素材等;将线下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包括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将真实场景为主的实践教学转变为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手段,利用数字化工具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更加直观地了解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破解“看不见、进不去、动不了、难再现”的实践教学难题。

三是实施翻转课堂,将“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备课也应由过去主要备教材转向深入了解学生,即“以学定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基础、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情绪状态等,在此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

03课堂革命:以学定教,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方法和理念,强调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过去教育强调“以教为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主要教教材,学生学教材,教学被定向为“授”与“受”的过程。当前,课堂教学活力缺乏,课堂教学的质量还不高。怎样让学生学起来,而且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把“水课堂”打造成有活力,抬头率高的“金课堂”?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理念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亟需“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备课也应由过去主要备教材转向深入了解学生,即“以学定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基础、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情绪状态等,在此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单纯的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应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会自己学、会做中学、会思中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释放潜能,获得最优化发展和取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

04制度建设:以评促教、完善考核指标

注重考核,用发展性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发展。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强调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全面分析和多元评价。突出考核教师履行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实绩;注重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考核指标设定能准确描述教师教学质量特征且能观察,定量指标权重分配客观合理;注重形成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能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和最终结果,确保做到日常形成性考核、期末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注重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引导提升教师精心备课,精心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等。注重对教师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等考核,引导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改善教学。注重激励先进与辐射带动相结合,重在激励教师忠于职守,带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确保达到“考核促教,考核促学,考核促改,教学相长”的目的。

来源 | (节选自《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

终审:kjyxqhzcadmin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