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5E教学法,在教学比赛中赢麻了!
自2023年ChatGPT开启AI大模型时代以来,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2024年,Sora等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到了2025年,Deep Seek凭借其创新技术打破大模型的垄断,成为教育领域的新焦点。
Deep Seek作为一款创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凭借其强大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正在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其在日常课堂教学和教学比赛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例如通过Deep Seek更高效地实施5E教学法。
5E教学法包括吸引(Engage)、探索(Explore)、解释(Explain)、拓展(Elaborate)和评价(Evaluate)五个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今天就以理工科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利用Deep Seek在5E教学模式中实现更高效的教学。
一、课前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和理工科专业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创设与实际工程相关的任务情境,如电子工程中的电路优化问题、机械工程中的机械设计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元教材平台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如案例分析、微课视频、课件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DeepSeek的搜索功能,通过“搜索-总结-输出”的高效流程,快速获取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最新教学资源和信息,例如教学案例、微课视频等。同时,借助元教材平台的讨论功能,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针对学生的困惑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预习任务,借助元教材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平台向教师提问,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同时也可以在学习资源上做笔记,形成课前自主学习的反馈。
二、课中
课中是5E教学法的核心环节,主要围绕着5E教学法的5个步骤展开,通过Deep Seek与元助教平台相结合支持教学活动的实施。
吸引(Engage):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或进行演示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机械工程课程中,展示一个复杂机械装置并提问:“这个装置是如何工作的?”这种情境设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Deep Seek平台上传工程案例,借助其分析功能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基于这些预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后续的教学探究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思路。
探索(Explore):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验操作、模型设计或数据分析等探究活动,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例如,在机械工程课程中,学生可以分组设计并测试一个简单机械装置的功能。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相关原理。
同时,借助Deep Seek提供的虚拟实验环境或实验指导,学生还可以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结果,进一步拓展学习体验。
解释(Explain):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引导学生在元助教平台上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探究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和规律。教师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具体案例,深入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构建正确的概念。
拓展(Elaborate):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更复杂的工程实践,比如优化机械装置的性能或改进电路设计。学生通过元助教平台提交拓展任务的成果,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
评价(Evaluate):教师借助元助教平台的评价工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价,重点关注小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后,通过平台提交评价结果,教师据此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教师利用Deep Seek快速完成学生测试的批改,并提供详细反馈。此外,教师通过元助教平台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生成学习数据,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基于这些数据,教师进一步分析并调整教学计划,实施针对性辅导,以优化教学效果。
三、课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思,教师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并优化教学设计。同时,通过元教材平台上传拓展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拓展学习。
学生:依据教师评价和同学反馈,对学习成果(如实验报告、设计图纸等)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将修订后的成果上传至元助教平台。若仍有疑问,也可通过平台提问,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来源:微信公众号 腾乐文化2025年02月21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