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为学生讲授思政课
4月15至16日,学校党委书记李振秋,校长黄政艳深入教学一线,走进学生中间,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思政课教师现场观摩学习。
4月15日、16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李振秋分别在武鸣校区敏行楼102教室、南宁校区弘毅楼304教室,为大数据2433班、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2431班学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十一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内容。课上,李振秋首先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学校实际,将理论政策转化为身边故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说明民生建设的重要性。他列举了学校整修宿舍环境、毕业生就业帮扶等学生最关心的具体事例,解读民生问题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改善民生”部分,他通过分析就业政策、教育公平、医保改革等领域的国家举措,介绍近年来我国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取得的成效。针对社会治理话题,李振秋结合广西建设的实际案例,简单明了地讲解基层治理的创新做法。同学们均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热烈活跃。
大数据2433班授课现场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2431班授课现场
黄政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在南宁校区励志楼101教室为电商2433、会计2432班学生讲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形势与政策》课。黄政艳围绕“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么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以丰富的案例、生动的语言,系统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黄政艳寄语同学们,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传播者,用青春和智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在和思政课教师交谈中,黄政艳强调,思政课堂要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成长需求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电商2433、会计2432班授课现场
学校领导带头深入课堂讲授思政课,既是对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有力落实,也体现出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雷妮、张彬彬、李妍慧、张琎薇 图/宣传部、张冬梅、王琴
一审一校/杨丽丹 二审二校/邓君焕 三审三校/农凯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