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业工程学院2025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人培方案论证会圆满举行
4月27日,糖业工程学院2025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于工业实训楼A座1111会议室正式召开。会议以“深化产教融合,赋能糖业人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糖业领域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会议由糖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宁方尧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张立颖、副院长黄凯(主持工作)、副院长李曜、党委副书记卢胤,学校教务处严伟博士,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群负责人李亚芳、胡国庆、陈延,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负责人刘春晓及专任教师代表参会。
会议特邀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副总裁莫晓冰、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习艺教授、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汉珉等十余位行业权威专家出席,共议糖业人才培育新方向。各方代表立足产业发展需求,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校企协同等多维度展开论证,为优化专业群建设方案提供战略支撑。
聚焦产业需求 共绘育人蓝图
张立颖在致辞中强调,糖业是广西支柱产业,更是对接国际化的特色专业,学院需以专业群建设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严伟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学院改革,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标杆。卢胤对就业情况进行汇报,糖业工程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高,大部分进入行业龙头企业,但2025届面临招聘时间错位、产业竞争力不足等挑战,亟需优化培养模式。
专家献策 优化培养路径
李习艺建议,增设“健康风险评估”等实践课程,强化食品师资储备;杨振媚提出,校企共建实验室,提升学生标准化操作能力;论证会共吸纳20余项行业前瞻性建议,涵盖课程矩阵优化、心理健康实践强化等领域,构建起"技术迭代紧跟产业、培养标准对接岗位"的产教融合新范式。会上,学院领导班子为莫晓冰、杨汉珉等8位专家颁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聘书,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方案论证 精准对接行业
四个专业的负责人分别对2025级培养方案进行解读。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引入数字孪生系统,增设低碳制糖与AI品控课程,响应专家提出的绿色制造及国际化培养建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通过校企共建"品控订单班"和新型食品研发模块,强化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能力;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打造"糖基化妆品"特色课程体系,结合企业直播基地开展新媒体营销实战训练;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则拓展"社区营养干预+养老托育"双实训场景,嵌入"营养指导员"职业认证。
聚力攻坚 开启新篇章
黄凯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院将重点推进三大任务:建设“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实施“教师企业驻岗计划”、深化“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为糖业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此次会议标志着糖业工程学院产教融合迈入新阶段。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培养体系,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稿/糖业工程学院 文/周聪 图/凌柳
一审一校/张立颖 二审二校/黎洪殷 三审三校/农雁玲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