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工作室建设经验展示(七十八)|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建业”辅导员工作室

来源:强国号发布 发布时间:2024-04-14 21:10:59 浏览次数: 【字体:

强国号发布内容

中教华影  2024-04-02

作者: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建业”辅导员工作室

一、工作室辅导员简介

郭万崎,男,中共党员,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2022年“广西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区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宣讲团第九组成员。担任一线辅导员18年来,坚持“党建+”工作思维融入学生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工作室简介和定位

“建业”辅导员工作室坚持党建引领,开创性的以建筑学视角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构建“四季思政”文化育人体系:“春耕”--建知、“夏耘”--建构、“秋收”--建志、“冬藏”--建树,形成具有建筑特色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育人模式,实现辅导员、学生共发展、同建业。

工作室愿景:“建业”辅导员工作室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结合“建筑人”专业资源,通过“建立认知、建立框架、建设志向、建设成果”的全过程培养,打造出“三月三民族风情项目”“匠心铸魂建工节、工匠日”“端午中秋元旦传统文化活动”“施工现场情景剧”“遇见古建筑之美项目”“匠心铸廉-抚育新时代鲁班廉政项目”的“春-夏-秋-冬”式的育人品牌,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助力成长成才,形成“四季思政”育人工作模式,时代新人培育体系有成效。

工作室成员集体照

三、工作室的建设内容、建设举措和建设成效

(一)建设内容

工作室坚持党建引领,以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核心,以“传承鲁班文化,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实现辅导员、学生双成长双发展为目标。

1. 形成工作室成员专项研究。两名成员负责“一心向党”平台、两名成员负责“四季花语“育心平台+实践基地、四名成员分别侧重和研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个版块,并形成研究成果。

2. 打造“四季思政”文化育人品牌。以“传承鲁班文化,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四季思政”文化育人品牌,持续深耕“三月三民族风情展演”、端午文化活动、“建工节”活动、中秋文化活动、“工匠日”、施工现场情景剧展演、元旦文化活动、“匠心铸廉—扶育新时代鲁班”等精品项目。

3. 实现辅导员、学生共发展、同建业。辅导员、学生同步职业生涯规划,以学校自我诊断和改进为工具,促进辅导员、学生双成长,实现社会实践和服务落地。

4.凝结系列工作成果。通过辅导员工作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凝结出系列工作成果,形成一套工作案例汇编、一个网络思政课程、一套主题班会集、一个课题或若干论文成果。

(二)建设举措

1. 提高科研水平

鼓励成员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拟通过分工与协作,引领学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向的课题研究,并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以论文、讲座、公开课、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在区内交流、推广。

2. 打造项目团队

一是打造精品项目团队。将团队建设成为“归属感强、凝聚力强、执行力强”的团队。二是配备专家顾问。特邀建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任建筑类顾问,专业与思政结合,给予建设性指导意见。三是以建筑学视角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以建筑的变迁、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特点为切入点,建立校园文化特色资源库。

3. 培育精品项目

一是推动“四季思政”育人体系落地,基于建筑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项目,通过开展“三月三民族风情项目”“建工节”“施工现场情景剧”等精品项目,着重培养学生“思”“说”“做”“行”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二是打造完善的建筑+文化传承课堂思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史融入建筑类专业课程中,同时聘请建筑类专业教师和专家为工作室的顾问,共同完善建筑+文化传承的课堂思政。三是依托党建社团锋范营,成立“文化传承”学生志愿者团队,每年不定期赴武鸣区、马山县开展“遇见·古建筑之美”,中国特色建筑史宣讲,建筑博物馆志愿者等实践活动。

遇见 · 古建筑之美项目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校内外名师名家开展专题讲座,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建筑发展历程,以实现学科专业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强辅导员教研队伍建设,为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搭建坚实的实践平台,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感,打造一支有职业信仰,能力强、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

(三)建设成效

1. 形成了成熟的德育项目。现有完善和成熟的“培育智慧建造新鲁班”德育项目、“6+1”学生素养提升工程,“鲁班精神、工匠精神”文化品牌活动。

2. 培育一批具有“智慧建造新鲁班”价值引领实践活动。形成了系列品牌:“春耕”建立认知——“夏耘”建立架构——“秋收”建立志向——“冬藏”有所建树。

3. 工作有成效。一是工作室成员在国家级媒体(人民网)发表文章4篇,地方主流媒体(广西日报)1篇;点击浏览量达到20万+。二是工作室负责的红色文化弘扬基地获得自治区推评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四、工作室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一)提早育人+服务育人模式

工作室成员团队坚持在新生入学前开展提早育人,以文化育人形式将价值引领提前化,服务化,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完成传、帮、带,形式良性的育人模式。

(二)建筑+文化传承教育形式多样

以中国建筑变迁及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等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发展史,结合的形式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第一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还加入各类实践和体验教育,如“看见建筑之美”三下乡实践活动、到小学初中宣讲中国建筑及传统文化,以及网络的宣讲和视频录制,教育形式丰富多样。

“看见建筑之美”三下乡实践活动

(三)品牌活动促进“辅导员/老师+学生”双成长双发展

以工作室为主体持续打造“四季思政”文化育人品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和参与,深耕精品项目,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成长双发展,达到构建共同成长的双赢局面。

五、工作室建设的下一个工作计划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以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二)赓续好品牌项目,持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结合“建筑人”专业资源,开展好“春-夏-秋-冬”式的育人品牌,助力成长成才,形成“四季思政”育人工作模式,时代新人培育体系有成效。

(三)加强队伍建设,持续为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搭建坚实的实践平台,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感,打造一支有职业信仰,能力强、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

来源: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责任编辑:吴思週 栾千卓

本文为强国号发布的内容。


终审:zzadmin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