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1秋季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为加快马院教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新教材的学习,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学效果。2021年9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校区3教101举行了本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二次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会通过一、二校区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会议由马克思学院院院长司阳主持,该学院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参加。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邓俏老师、王蔚老师分别就本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三、第四个专题进行了教学思路的讲解。
首先,邓俏老师分享第三专题《科学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会上邓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做法。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邓老师主要以问题为导向,以丰富的教学案例、学习资料及教学互动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如何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在青春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接着,王蔚老师分享了第四专题《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的授课思路,她从陈望道老校长“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切入,阐释了理想的内涵、类型、特征,信念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引出“理想信念”这一核心概念。王蔚老师强调,理想信念并不是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含义的简单叠加,而是理想信念是最高层次的理想和最高层次的信念的统一,特指科学的理想信念或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王蔚老师介绍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提高对理想信念问题的理论认知,从而了解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参与集体备课会的领导、老师分别就邓俏老师及王蔚老师的集体备课展开热烈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案例的选取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最后,司阳院长在总结本次集体备课会中指出,本次集体备课会大家积极讨论共同探讨,在交流中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发挥教学团队作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升教学质量,统一了教学思想,为规范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帮助,达到了集体备课会的效果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文/邓俏 王蔚 图/杨丽丹 审核/邓君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