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学院主站

党政管理机构

教辅与科研机构

规定章程设置机构

教学机构

学院新闻

幼师教育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展2024年秋季期教师公开示范课活动

来源: 作者:刘凝辛 发布时间:2024-11-06 19:19:08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11月5日上午,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团队在科技楼204、206教室举办了本学期教学公开示范课活动,由团队教师石梅燕和蒙秋妮担任主讲。幼师教育学院多位专任教师齐聚现场,观摩并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

石梅燕老师的课题为《16-18月龄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课程内容选自《婴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通过趣味导入、设计导引、案例学习、反馈总结及课后检验五个环节展开,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参与感和学习效果。石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16-18月龄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发展特点,帮助他们在游戏设计中兼顾趣味性、安全性和教育性,使活动更符合婴幼儿的多维需求。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学生逐步掌握如何依据婴幼儿发展阶段调整游戏内容。

  图1石梅燕近景

图1石梅燕老师《16-18月龄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

在课堂实践环节中,石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真实情境中的游戏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游戏策划的实际操作方法。现场听课教师们对该课程设计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程新颖且结构紧凑,既具备理论深度,又注重实践操作,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游戏设计基础。同时,观摩教师建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发挥更多创新思维,以设计出更多符合职业需求的幼儿游戏活动。

图2 石梅燕全景

图2石梅燕老师《16-18月龄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

蒙秋妮老师的课程主题为《婴幼儿人工喂养的回应性照护》,使用教材为《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的《婴幼儿回应性照护》。她通过“宝宝睡醒了”视频导入课堂,带领学生观察婴幼儿的饥饿信号,结合喂养姿势、手部动作和喂养工具的选择等内容,细致讲解了0-6月、7-12月和13-24月龄婴幼儿的不同喂养需求与注意事项。通过真实案例和动态情境的展示,蒙老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婴幼儿不同月龄的喂养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课堂的实用性。

图3 蒙秋妮近景

图3 蒙秋妮老师《婴幼儿人工喂养的回应性照护》

在分组练习环节,蒙老师组织学生模拟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喂养,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回应性照护的核心要点,并适时指导,巩固知识。观摩教师表示,这堂课将案例与实操紧密结合,真实模拟帮助学生掌握回应性照护技能,课堂内容贴近实际,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增添助力。

  图4 蒙秋妮全景

图4 蒙秋妮老师《婴幼儿人工喂养的回应性照护》

这场公开课的圆满结束,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专业技能的宝贵机会,更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注入了持续的活力。

(幼师教育学院供稿图文/刘凝辛 审核/廖俐)

终审:ysjyxyadmin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